韶山融媒讯(全媒体记者 刘峻辰) 一个寂静夜晚,一盏灯在韶山的一间村委会议室亮起。灯光下,一位衣着朴素、头发花白的老师正对着满屋的爷爷奶奶讲述“如何科学带孙子”。台下,老人们戴着老花镜,认真听着课,手机静静地放在一边。
这位老师,就是被许多家长称为“卫哥”的胡勇卫老师。他从事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三十年,曾是中学高级教师、韶山市教育局副局长,现为家庭教育高级讲师,湖南省妇联家庭教育骨干讲师,湘潭市妇联家庭教育讲师团优秀讲师。
从“焦虑父亲”到“点灯人”
胡勇卫有两个女儿,小女儿机灵可爱,大女儿聪慧优秀。他和女儿们关系很好,相处得如同朋友,几乎无话不谈。然而,七年前,胡勇卫还是女儿口中“把天聊死了”的父亲。当时,大女儿正在长沙读高二,父女关系一度僵到“剑拔弩张”——女儿关门拒绝沟通,成绩从年级前百滑至三百名外。一次冲突中,他愤怒地踹开房门,把女儿“拎”出来;而女儿看着他,目光冰冷,那目光明确地将女儿自己和他之间划出界限,冰冷、坚决、不可跨越。“你大不了把我打死算了。”女儿淡淡地说。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浇醒了他。他抬手想打,但那高高举起的手,终究不舍得落向女儿……那个夜晚,他在小区门口枯坐了三个小时,想着自己身为教育局副局长,作为曾经的骨干教师,却教不好自己的孩子,感到深深的无力和焦虑,同时也陷入深深的自责和反思。
后来,他偶然听了一堂主题为“别跟孩子把天聊死了”的免费课程,反复学习后,毅然付费深入学习。虽然发现后面的课都远远低于期待,但那扇门已经打开:他开始研读心理学等相关书籍,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所学。大女儿高三那年,他每天凌晨五点起床为女儿做早餐,再驱车从长沙赶回韶山上班,坚持整整一年。暖心的陪伴与真切的改变悄然生效:亲子关系渐渐好转;女儿从“大专水平”考上一本,后来更凭自身努力申请到全球排名前列的海外名校。这段经历让他深刻感悟到,家庭教育不是天生的本能,而是需要学习的能力。
而作为家长,他的及时反思、积极主动学习实践,以及对孩子满怀的爱意,让他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刻,为孩子前行的道路点亮了灯火。
手持灯火 照亮更多家庭
2024年,湖南省“向阳花”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公益项目启动。不久后,胡勇卫带队参加讲师选拔,本来未准备参加讲师团的他,竟意外在讲师选拔赛中斩获一等奖。就这样,他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很快成为了一名家庭教育讲师。
这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他积极投身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一年来,足迹遍布湘潭、长沙、邵阳等地,开展公益家庭教育讲座100余场,受益家长逾万人。
(10月17日,韶山市妇联、韶山市教育局联合开展的2025年湖南省重点民生实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向阳花”行动专场讲座走进银田镇小学。胡勇卫应邀授课。)
“要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观念,哪些该做、哪些不该”“亲子沟通非常重要。沟通是家庭教育的关键,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要耐心陪伴,了解孩子的个性,发扬孩子的优势”……讲台上,他言语温和,将抽象的大道理化作通俗易懂的话语,娓娓道来。台下的家长们听得十分专注,时而点头、会心微笑。此时的他,仿佛手持灯火,洒下星星点点的光亮。
课后,常常有家长围住他请教问题、索要联系方式。讲课过后很久,不少家长还常在微信中向他咨询“孩子这个情况,您有什么建议?”等等,他总是耐心回复。
开展家庭教育讲座的过程中,他发现,许多农村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孩子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成了教育主力。“起初备课面对的是父母,但台下坐的全是老人,”他笑着回忆,“后来我把课题改成《科学带孙子》,老人们眼睛都亮了。”老人们告诉他,听了课,很受启发,对于怎么教育孙辈,心里有谱了。
他自费下乡、夜间授课已成常态。本文开头的场景,就是他于今年初在韶山市杨林乡云源村讲课的场景。那是湖南省“向阳花”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公益项目运行中的普通一幕;对胡老师来说,却是实实在在踏足韶山各个乡村、讲授家庭教育课程的真切见证。“韶山的大部分乡村,我都已经去过了。”他笑着说。
除了家庭教育、亲子关系,胡勇卫还十分关心孩子们的健康问题。前阵子,在银田镇小学开展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向阳花”行动专题讲座中,他结合医学知识,讲解坐姿不良与近视、脊柱弯曲的关联,一位母亲课后跟他说:“胡老师,谢谢您,今天的课让我受益匪浅!”这样的反馈让他更加坚定。
主动奔赴 让“家庭教育”走得更远
经历多次授课实践,并多次参与家庭教育讲座和培训之后,胡勇卫进一步认识到家庭教育对社会、对家庭、对孩子的重要性,并认为它对学校工作也十分地重要。“一个问题孩子背后,往往站着一个问题家长。如果家长进步了,那么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就会得到改善,而孩子的学习、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都会向好的方向转变。”他认为,这样也有利于学校教育的开展,更好地实现“家校共育”。
后来,他辞去教育局副局长职务,全心投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我想实实在在地在这方面做点事情。”他说。他的抖音号“卫哥聊教育”发布解题技巧与家庭教育心得,浏览量超百万。工作之余,他还专注于理论研究。他发布的一篇关于“建议立法管控智能手机使用”的文章,甚至被省人大关注,邀请他参与调研座谈。
一位听课后改变教育方式的母亲发来反馈:“以前总逼孩子学习,对孩子要求太高,以为是爱,原来是伤害,现在真正学会爱孩子,静待花开。”这样的故事越来越多:有疏于管教孩子的父亲开始参与子女教育,有家庭从对抗走向沟通……胡勇卫认为,教育是培根工程,根扎得稳,树木才能茁壮成长。
因表现突出,胡勇卫获评2024年度“湘潭市家庭教育讲师团优秀讲师”。在湘潭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向阳花”行动推进会上代表家庭教育讲师作典型经验介绍时,他提出具体建议:希望进一步重视家庭教育工作,各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四次家长培训,让“家长学校”真正发挥作用。他的愿景朴素而坚定:通过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让学校教育得到进步,从而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
后记
如今,胡老师的白发愈发明显,他却笑称“这是为爱的事业白头”。从痛彻心扉的父亲到万家灯火的守望者,他用自己的故事证明:教育的本质,是用生命影响生命。他手持的那盏灯,曾照亮女儿的路,如今正照亮千万个家庭。他说,从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这么长时间以来,最大的收获是让家长和孩子受益,让孩子更好地成长,让亲子关系得到改善。这是何其美好的事业和成就——让每个家庭绽放更美好的光彩。而每个家庭的微光,虽不夺目,却终将汇成璀璨星河,彼此照亮,共同奔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来源:韶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峻辰
编辑:覃磊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