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融媒讯(通讯员 周源)走进清溪镇东湖村,道路干净整洁,河道清水潺潺,庭院花草点缀,一幅宜居乡村的画卷徐徐展开。近年来,东湖村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推出“党群联动、全民参与、智慧管护”等一系列治理机制,破解人居环境整治难题,不仅提亮了乡村颜值,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实现了从干部干、群众看到全民参与、共治共享的华丽转变。
党建引领强根基,党群联动破难题
“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东湖村推行的“以一带十” 党建引领模式,成为激活村民参与热情的有效抓手。全村 68 名党员主动包片联户,上门宣传、带头示范,推动 555 户村民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面对少数不配合的农户,党员们不气馁、不放弃,多次上门帮忙清扫庭院、整理杂物,用实际行动打动村民,最终让被动观望变为主动参与。
每周五的人居环境整治日,更是成为东湖村雷打不动的固定行动。依托“湘妹子能量家园”平台,村里的妇女片长、村民组长带头冲锋,村民们自带工具、分工协作,清死角、除杂草、理杂物,将村庄清洁、持续推进的理念,落实到每一条小巷、每一处公共角落,形成了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跟上的整治热潮。
“小小宣传员”上线,文明新风入人心
“爷爷奶奶,这个是厨余垃圾,要放进绿色垃圾桶哦!” 寒暑假期间,东湖村120名小小宣传员活跃在村组的各个角落。他们手持垃圾分类袋,带着《共建秀美东湖倡议书》,走进家家户户开展宣传,用童真的话语传递环保理念。
这场“小手拉大手 共建秀美东湖”活动,累计发放倡议书超千份,让文明环保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更通过孩子影响家庭的方式,带动全家参与环境整治。“孩子是环境整治的最佳传播者,现在连村里的老人都主动来问垃圾分类知识,这是我们最欣慰的事。”东湖村党总支书记笑着说。如今,不乱扔垃圾、主动搞清洁已成为东湖村村民的自觉习惯,文明新风浸润着村庄的每一个角落。
美丽庭院树标杆,从“一处美”到“处处美”
“以前院子里堆满农具、杂物,看着就乱。现在种上花草,收拾得干干净净,邻居们都来我家取经呢!”村民谭奶奶站在自家挂牌的美丽庭院前,笑得合不拢嘴。
为了让美的种子在全村蔓延,东湖村创新开展美丽庭院评选活动,通过村民自评、小组互评、村委考评的方式,选出一批环境整洁、绿植茂盛、家风文明的示范户,并为其挂牌表彰。这些美丽庭院如同一个个示范样板,以点带面、辐射邻里,带动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收拾庭院、装扮家园,实现了从“一处美”到“户户美、处处美”的跨越,让乡村颜值不断提升。
智慧管护建长效,实现“一时净”到“时时净”
环境整治不是一阵风,要靠长效机制来保障。 基于这一理念,东湖村构建了“制度 + 科技”双轮驱动的智慧管护体系,让人居环境整治管得好、能持久。
在制度层面,村里将保洁员的工作成效与合同绩效直接挂钩,通过定期检查、村民评议等方式进行考核,奖优罚劣,倒逼保洁员履职尽责。在科技层面,村里搭建问题直报工作群,村民发现垃圾堆积、河道污染等问题,只需随手拍照上传,村干部就能第一时间安排处理。同时,村干部每日开展现场巡查,结合线上工作小结,形成发现—处置—反馈的闭环管理。
这套“党建 + 网格”的智慧管理模式,彻底改变了过去整治—反弹—再整治的困境,实现了乡村环境从“一时净” 到“时时净”的常态化保持。
生态红利促振兴,走好“村美民富”路
环境好了,发展的机遇也来了。如今的东湖村,凭借整洁的道路、清澈的河道、优美的庭院,为发展生态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绿水青山就是我们的金饭碗!” 村民们感慨道,环境的改善不仅让生活更舒心,更让大家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着眼未来,东湖村“两委”正积极谋划,计划将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探索“生态+旅游”“生态+农产”等发展模式,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努力走出一条村美、民富、业兴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从昔日的环境痛点到如今的宜居亮点,东湖村用绣花功夫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以一系列创新机制凝聚起全民共治的强大合力。这座充满活力的村庄,正以一步一景的蜕变,生动诠释着“和美乡村”的深刻内涵,向着“宜居宜业”的目标稳步前行。
(一审:谢茂丰 二审:刘湘利 三审:李霓)
来源:韶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周源
编辑:王开颜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