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融媒讯(通讯员 田曼云)银田镇银园村楠竹组的文化广场,如今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自 2023 年建成以来,这片不大的场地,像一块磁石,把村民们紧紧吸在了一起,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 “三长制”(“三长”即片长、组长、邻长)的推动和村民们的齐心参与。
2023 年初,银园村“两委”提议打造一片美丽屋场和文化广场,给村子增添一处景观,更要为村民们建设一个 “家”—— 一个能安放乡愁、聚拢人心、装满笑声的地方。村“两委”联合“三长”精心筹备前期工作,挨家挨户走访,广泛听取村民们的建议。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项目渐渐成形 —— 广场不仅要能跳广场舞,还得能看戏、看电影,让老老少少都能找到乐子。
广场建好了,可没设备咋开展活动?“三长” 们又提议:咱自己凑钱买设备!话语一出,村民们积极响应,石桥组的组长谢桔兰主动提出捐赠一千元,在她的带动下,更多的村民踊跃参与。现在,文化广场采购了高清投影仪,晚上能清晰看电影、戏曲;买了大功率音响,广场舞的旋律能飘出半个村。
如今的楠竹组文化广场,一天到晚都透着烟火气。清晨,天刚蒙蒙亮,就有大爷大妈来练早操,伴着鸟鸣舒展筋骨;午后,石桌旁坐满了下棋、唠嗑的村民,谁家种的菜丰收了,谁家孩子考上大学了,家长里短在笑声中传开;最热闹的是傍晚,太阳刚落山,音响一打开,几十个叔叔、阿姨们就排好队跳广场舞,红绸扇一摆,步子迈得铿锵;孩子们在广场上追逐打闹,跑累了就挤在投影仪前,等着晚上的动画片或红色电影。文化广场从早到晚的热闹,是村民忙碌生活里的“甜蜜”。
“以前忙完农活就窝在家里看电视,现在每天来广场转一圈,跟大伙儿跳跳唱唱,浑身舒坦!”70多岁的李阿姨笑着说。她以前总觉得 “老了没乐趣”,现在是广场舞队的 “主力”,还学会了用投影仪选自己爱听的戏。每天近 100 人的参与,让广场成了村民生活中的 “调味剂”。农忙时,大家在田里挥汗如雨,傍晚到广场上跳一曲、聊几句,疲惫就被驱散了大半;农闲时,这里更是 “不打烊”,电影晚会、戏曲表演、邻里聚餐轮番上演,连隔壁村的都常来 “蹭热闹”。
楠竹组文化广场,不仅有广场舞的旋律、电影的光影,更装着村民们的精气神。从 “要我参与” 到 “我要参与”,从 “闲置空地” 到 “幸福乐园”,楠竹组用一处广场的变化,道出了乡村文化振兴的密码 —— 只要人心齐,日子就能越过越有滋味。
(一审:谢茂丰 二审:刘湘利 三审:李霓)
来源:韶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田曼云
编辑:覃磊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