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传承中秋文化 涵养家国情怀
2024-09-18 11:57:49 字号:

韶山融媒讯 (通讯员 庞新梅)一轮明月家家望,万里此情同皎洁。中秋之夜,皓月高悬,清澄生辉,人们拜月、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欢度中秋佳节,共享幸福生活。月到中秋分外明,万家团圆的 中秋节,自古以来寄托着中华儿女对家最深切的乡愁、对国最深沉的依恋。人们在这天读诗赏月,望见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华夏文明中,明月意味着团圆,代表着乡愁,寓意着美好。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望月寻根、向月而咏,留下了无数佳句名章。“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一肩明月,两袖清风。”“一年明月今宵多,一家兴隆此时谋。”或诉说异乡游子的乡愁,或阐述廉洁奉公的情怀,或寄托浓厚的家国情。如此种种,不仅成就了诗意的浪漫,更是延续着五千年中华文脉。中秋团圆,首先是家庭团圆。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每逢佳节,多远也要回家,多忙也要与亲人联系,多累也洋溢团聚的喜悦。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着我们,“当今社会快速变化,人们为工作废寝忘食,为生计奔走四方,但不能忘了人间真情,不要在遥远的距离中割断了真情,不要在日常的忙碌中遗忘了真情,不要在日夜的拼搏中忽略了真情。”在中秋佳节之际,我们要以“花好月圆”的温情,涵养家风,在体贴包容、互敬互爱中建设家庭,我们在家道兴盛、和顺美满中寻找心灵的归宿,以千千万万家庭“家和万事兴”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中秋月正圆,家国总关情。中秋佳节,是爱家爱国同频、家国情怀共融的节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数千载,家国情怀始终是鲜明的底色。家国天下,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秋承载着团圆和睦的美好追求,更凝聚着深厚的家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我们崇尚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信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和衷共济、风雨同舟,倡导守望相助、尊老爱幼。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梦的民族,更是一个勇于追梦的民族。无数追梦人在竭力奔跑的过程中发扬传递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看,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奥运健儿闪耀巴黎,中国航天“嫦娥”探月……月光所及,皆是美好。我们广大党员干部以“皓月千里”的豪情,担当作为,将满腔爱国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以平凡诠释非凡,以平凡铸就伟大,向世界贡献了中国制造、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告诉了世界“中国行,中国强,中国能”,在“国之大者”的大国情怀中感悟震撼世界的中国力量。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文化因创新而发展,文脉因传承而绵长。中秋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儿女“留住根、把住魂”的精神家园。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中秋文化,与时俱进创新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愈发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的坚实注脚。我们立足中秋传统节日时间节点,开展亲子旅游、主题表演、科技展览等活动,增强节日文化活动的群众性、广泛性,提高吸引力、感染力,让中秋文化澎湃起时代浪花。我们依托红色资源、爱国主义教育,讲好中秋故事、传播中秋文化,不断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凝聚起筑梦新时代的正能量。我们以节为媒,以中秋赏月为话题的文艺汇演接续上演,“中秋诗会”“诵读经典”等活动热闹非凡。中秋文化在传承弘扬中活灵活现,在守正创新中浸润人心,激荡起震撼人心的复兴气象。我们要做伟大时代的“国之大者”,以个人的坚守奋斗,换来周围人的安心,用所有人的坚守奋斗,做好传承与繁荣。站在新的起点上,享受着盛世中的天伦之乐,更书写“团聚最喜悦,团圆最幸福,团结最有力”的华美篇章!

来源:韶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庞新梅

编辑:何林雁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