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推动儿童阅读需要“循序渐进”
2018-10-16 10:23:34 字号:

  又是一年开学季,家长们变着花样给孩子准备开学礼物。其中,不少家长为孩子购买了大量课外读物,认为阅读才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甚至要求孩子每天必须完成一定量的阅读。虽然看起来送图书比送玩具好,能让孩子静下心来阅读与思考,能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可是,如果不能把控每天的阅读量,不注重孩子的阅读兴趣,那么,高强度的阅读或将扼杀孩子的乐趣。

  前不久,朋友圈里“别人家的孩子”炸开了锅,其中,一天能看一本书让不少家长竖起大拇指,其“天才儿童”称号顿时震惊妈妈圈,不少家长赶紧让自己的孩子也跟着学,时不时开始为孩子增加每天的阅读量,甚至以一天看一本书作为目标。殊不知,儿童阅读需要循序渐进,大量的阅读,不仅可能增加孩子的阅读与学习压力,导致孩子厌读厌学,还会养成孩子为完成阅读任务而走马观花的态度。

  儿童阅读有广度固然好,可是,如果孩子并没有理解到书中的真谛,只是将文字单纯地看成句子,甚至没有思考故事背后的意义,那么,死读书带来的只是表面上的知识获得,孩子到底学到了什么,恐怕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日积月累,读书量虽然日渐增多,可是,孩子却陷入一问三不知的迷茫状态,试问,孩子眼中的无辜,又将灼伤多少父母的心?

  成年人阅读尚且需要层层理解,儿童阅读更需要慢慢消化。家长希望以书本唤起孩子学习的兴趣,促进孩子全方位发展,看似很好,却要懂得适可而止。如果孩子把阅读当成完成任务,那么,父母就需要反思:到底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儿童读物?怎样的阅读方式才适合自己的孩子?一天看一本书的孩子不是没有,看完一本书还能侃侃而谈的大有人在,可是,在阅读中找到兴趣,在阅读中获得快乐,才是我们想以书籍为载体传递给孩子的爱与温暖。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适当的阅读可以净化灵魂,让人找到更好的自己。反之,高强度的阅读,不仅不能唤起孩子最基本的思考,还可能将孩子的兴趣变成一种压力和束缚。阅读要有广度更要有深度,而这里的深度,并非文字的深奥,而是孩子在书本故事中懂得的小小道理乃至单纯的快乐。今天学会一个词,明天学会一句话,后天能将故事与故事进行对比,再后来能够清晰地分析故事的主人公性格,甚至会告诉父母自己为什么喜欢这篇文章,这就是阅读所带来的收获。

  推动儿童阅读应该合理安排阅读量,认真挑选阅读题材,正确选择阅读方式。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儿童阅读不能有攀比之心,更不能操之过急,在阅读的路上要多给孩子时间,多给孩子信心,多给孩子尊重。(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赵雪梅)

来源:中国未成年人网

编辑:刘峻辰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