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新闻网讯(小庞 朱红宇)平凡的农村教师有很多很多,他们默默无闻,不为人们所知晓,他们没有美丽的辞藻,也没有什么更好的教育经验,各种荣誉也与他们无缘,他们有的是一颗对教育事业无限忠诚的心,和对农村教育奉献一辈子的不悔誓言。“山河不会忘记你,大地不会忘记你,因为你们曾为教育洒下了一片深情……”
苏庚明老师就是其中一员,苏庚明老师出生于1954年出生,是韶山市如意镇学校一名普通的数学老师。苏老师以前在偏远的如意镇石湖小学教书,一干就是近40年,因为工作出色,为人正直,一直担任石湖小学的校长。近年,由于学校的布局调整,干了近30年农村小学校长、即将退休的苏老师来到如意中学任数学教师。
虽然是老教师,又是老校长,但他从不摆架子,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扎实工作,让年教师敬佩不已。尤其让人佩服的是,苏老师有一副热心肠,喜欢帮助别人,凡事都替集体想,凡事都替别人想。大家都夸他,是身边的活雷锋。
爱岗敬业的老黄牛
苏老师是如意镇学校在职老师中年龄最大的,身体也大不如前,耳膜炎、眼花、鼻炎、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来到如意中学,离家更远了,学校有意要照顾他,减轻他的工作量,他却说,“我还能好好干几年。”虽然苏老师的工作量不是学校最大的,但苏老师的工作是最认真的。不管什么天气,他一定是学校到校最早的几个老师之一,而下班又是最晚的。数学教了几十年,备课一如既往、扎扎实实;学生作业批改得一丝不苟。一到课间,跟前围满了一大群的学生,个别辅导、当面批改作业……
“老苏、老苏,是不是要退休了,还有些舍不得啊”,大家又跟他开玩笑了。老苏总是憨厚的笑笑。
苏老师就是这样,工作起来就如老黄牛。
爱生如子如慈母
“快!快!快叫楼上的苏老师……”一个有癫痫病的学生又犯病了。最先赶到他身边的老师看着眼前的景象吓呆了:他僵硬的倒伏在水泥地上,全身不停的猛烈抽搐着,鼻孔里随着粗重的呼吸,流出红色的血和黄色的鼻涕,口中不停的吐出白色的泡沫……在场的老师和学生全吓住了,不知道要怎么处理,只是不停地喊,叫苏老师来帮忙。
一会儿,就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跟着就传来了一个稳重的声音:“没事,别慌,也别乱动!”听到苏老师的声音,大家悬着的心都放了下来。
只见苏老师从口袋里掏出卫生纸,蹲下身子,小心点为犯病的学生擦拭鼻涕。待学生抽搐停下来,又小心点帮学生翻过身来,让学生仰面躺着。又从办公室搬来一摞书,垫在学生头下,并不停的轻抚学生的胸口,安慰学生:“没事,老师在这里。”又对我说:“快打电话给他班主任,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学生回家休息。”
在苏老师的指挥下,大家把学生搬到靠椅上休息。苏老师还找来万花油,细心的为学生擦拭摔倒时受伤的地方,直到家长把孩子接走。
“有困难找苏老师。”这句话已经成为了同学们的口头禅。
同事的良师益友
苏老师的字是出了名的,办公室自苏老师的到来就掀起的书法热,他的弟子还不少呢。
同事朱老师说:“以前每次一到搞学生表彰奖励,我就犯难了,因为学生的奖品奖状都要由我准备。可是我的毛笔字写得太对不起观众了。”
“找苏老师嘛!”旁边同事提醒着。对,就找苏老师,苏老师不是学校的“一支笔”吗。苏老师每次都很乐意的接受这个额外的任务。
和他共班的小刘老师刚参加工作,班主任工作较被动。苏老师总是手把手的带,不断的提醒,不断的出主意,让小刘主任班工作是得心应手,成长最快。
苏老师不仅是大家的良友,学校的一草一木也时刻关注。苏老师又忙开了,食堂边的水龙头坏了,自来水流个不停,只见苏老师小心地用尼龙绳子绑住,不让水流出来。并马上告诉学校,水龙头坏了,要抓紧维修,好几百师生要用水啊,绑住不方便。水槽的排水管堵住了,积满了一水槽的污水。苏老师找来细铁丝,耐心地疏通着,让水槽的污水排干,还找来抹布,把水槽擦干净……
家长的贴心人
七年级的杨聪同学家境特殊,三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弱智,随后也改嫁他乡,后来由年迈的爷爷抚养,爷爷过世后又由舅公抚养,最后舅公也过世了,杨聪成了真正没有依靠的孤儿。怎么办,从杨聪上小学一年级起,这个问题就成了任校长的苏老师心上最重要、也最揪心的事情。找政府、跑关工委……杨聪的学费、伙食费是解决了,但她的生活怎么办呢?一有时间苏老师就王杨聪家跑,对杨聪的生活、学习,苏老师有一百个不放心。
很多人都开玩笑,“老苏,你把杨聪家的门槛都踏破了。
2011年国庆假期间,苏老师正在家中忙活,忽然听到外面老伴急骤的呼叫,当苏老师赶紧出来时,只见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正倒在地上痛苦的呻吟。原来是本村的一个叫王杜的六年级的学生在玩滑旱冰,速度太快,重重的摔倒在地,头上正在汩汩的流血。苏老师第一时间通知了家长,“还磨蹭什么,快送医院啊。”大家焦急的催促着孩子的家长。苏老师一眼就明白,这个家长肯定是没钱,“快坐我的摩托车吧,钱我有呢”。到韶山医院后,苏老师掏出身上的伍佰元钱,扶人、挂号、检查、联系病房……苏老师忙得不亦乐乎。直到傍晚,苏老师与家长一起安顿好孩子后才匆匆离开。
学校的家访工作苏老师是最认真积极的。苏老师只是任课老师,而学校只要求科任老师全期做不少于十人次即可,但苏老师每学期都做了三十以上人次,远远超出了学校的要求。
“老苏,老苏,你的老腿还跑的动呀?”
“多跑跑有好处,腿还利索着呢。”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这就是苏庚明,一位扎根三尺讲台,默默奉献的人民教师。
来源:韶山市新闻中心
作者:小庞 朱红宇
编辑:刘峻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