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蟑螂生态及防治
2012-04-20 15:45:01 字号:

  蟑螂或称蜚蠊俗称“偷油婆”,是现存最古老的昆虫之一,也是目前防治难度最大的重要害虫之一。

  —、蟑螂,的形态特征和主要种类

  美洲大蠊、黑胸大蠊、德国小蠊

  二、蟑螂重要的生态习性

  1、生活史:属不完全变态。有卵、若虫、成虫三期。

  2、季节消长与越冬:

  南方城市一般蟑螂4-5月开始活动,8—9月为活动高峰期,10月后开始下降。

  成、若、卵鞘均能越冬。伏而不动身上布满灰尘。

  三、传播疾病

  蟑螂乏所以是二种很重要的卫生害虫,在于它可携带多种病原体。蟑螂虽然主要是通过机械性传播,病菌,但由于它适应性强、侵害面广、食性杂、繁殖快,既可在垃圾、厕所、盥洗室等活动,又可在食品上取食,因而可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与传播。

  四、蟑螂的综合防治

  (一)环境治理

  1、药物灭蟑前、搞好环境卫生、减少食源、水源(藏好食物,清除残存散在食物;泔脚、用过的餐具);彻底清除垃圾与杂物,减少蟑螂孳生栖息场所;

  “八查”(即查桌、椅、柜、屉、池、案、缝、堆)。

  2、经常清理、清洗各种木质柜、箱、桌等家具内的物品,发现蟑螂及卵荚及时处理,同时清除蟑螂粪便,减少其引诱作用。

  3、用水泥石灰对墙壁、地板、门窗、水池下等处的孔洞和缝隙加以堵塞封闭,用油灰油漆修补家具裂缝、小洞,同时,对携带入室的物品进房间前应注意仔细检查一下有无蟑螂或卵荚藏匿在其中。

  (二)物理防治

  主要方法有:人工捕打、诱捕、粘捕、烫杀。

  1、摘除卵夹。摘除一个卵夹相当杀死十几至几十只蟑螂,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火烧水烫。夜间8—10点,用红布蒙住手电筒照射,发现蟑螂巢穴,可以及时用火烧或开水烫死。

  3、诱捕诱杀。用诱蟑盒、诱蟑瓶内放上适量的甜面包或酒糟,置于蟑螂栖息场所,晚放晨收,将捕到的蟑螂和卵夹及时处死(火烧或开水烫)。

  (三)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目前仍是控制蟑螂的重要手段,可立见成效。

  1、喷洒剂

  使用不同剂型的长效杀虫剂喷洒在蟑螂栖息与经常活动的区域,使它们与药体接触而中毒死亡。

  可湿性粉剂,胶悬剂和乳油这三种剂型是灭蟑中最常用的种类。

  缺点:有环境污染,有毒性,容易产生抗性,一般家庭内不采用此种方法。

  喷药时先关闭门、窗、风扇和排风扇,喷药后密闭1小时,以防药物随风流失和蟑螂逃窜。橱柜门应该打开,并取出桌子的抽屉,以便对内喷药。

  2、毒饵

  剂型主要有:水剂、片剂、颗粒、糊剂、常用有效成分为:甲胺磷、敌百虫、硼砂、残杀威、氟虫胺、氟蚁腙、咪蚜胺等。

  投放位置:蟑螂栖息和活动的场所

  投放量:量少、点多和面广

  定期检查更换:适时检查毒饵消耗情况,加以补充和更换。

  3、灭蟑胶饵

  胶饵含有较多的水分,适口性极佳,可保持水份达数月,即是在周围有较多食源的情况下,仍然有良好的取食竞争优势;同时,具有很好的保湿性,施工中施药量可以很少,使其更适合量少点多的灭蟑要求,而且对环境污染更小,目前使用越来越广泛。

  布放位置:可直接布放在各类缝隙中,可以在潮湿环境下使用。

  布放量:点状处理,每隔一段距离布一小点;每点布放量为绿豆般大小。

  保留和更换;持效期较长,可保留至消耗完毕为止,消耗完应及时加以更换。

  4、灭蟑药笔

  在蟑螂活动、栖息场所选用药笔划双毒线,让蟑螂在取食或活动时接触药线后中毒死亡,划线时一定要划双线,每线宽1.5em,要达到封锁的目的,注意防潮、且不影响美观。

  5、烟熏

  6、烟雾剂

 

 

 

 

 

 

 

来源:

编辑:刘峻辰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