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万家忧乐注心头
全市28件民生实事落地开花
2010-11-21 20:31:41 字号:

   近日,来自清溪镇的双胞胎兄弟欧阳鲲和欧阳鹏在妈妈的带领下,兴高采烈地来到市残联办公室,迫不及待地戴上了由湘潭市第二人民医院为其专门配备的新助视器,兴奋地左看右看,并连声称赞:带上新眼镜,看得更清楚了,这是我市积极开展“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实事项目,为残疾儿童带来的福音。今年以来,我市在落实省、湘潭市实事过程中更加注重群众的关切和期待,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把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放在首位,连续5年在湘潭市实事考核排名中评为一类。

  近年来,我市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落实实事工作领导小组,将实事建设纳入绩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将相关单位一把手作为直接责任人,并率先出台了《韶山市2010年为民办实事实施方案》;为确保了项目落实到位,实事项目任务分解到了18个责任单位,实事资金需求列入了年度经费安排,并实施优先办理、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同时,市实事考核领导小组经常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督查,完善“责任单位逐季自查、市考核办重点核查、分管市领导督查督办”的三查督办机制,经常深入听汇报、查资料、看实地,查找实事过程中的差距和问题,对进展情况进行调度、点评,促进实事工作的进程。

  今年,我市实事工作进展顺利,28件实事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现在的韶山,随处可以见到实事项目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好处。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就业援助,2000多困难职工得到帮扶;75%的污水率、3.79万吨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为大家提供了洁净的生活环境;12500平方米的廉租房实现了“居者有其屋”;对0-6岁贫困残疾儿童进行抢救性康复治疗、为贫困肢体残疾人安装假肢等免费措施为人们的健康带来福音;一条条平整的水泥村道通向农户,一座座别致的房屋与绿树相映成辉,一个个花色斑斓的花圃点缀村庄……伴随着温暖的阳光,走进韶山乡韶光村,一切都显得那么生机勃勃、温馨和谐,这是我市在开展农村清洁实事工程的好成果;在农村,实事建设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扭开龙头就能喝到自来水,2000余个沼气池让节能环保的沼气灶代替了柴火灶,看电视、打电话,甚至上网都能像城市一样方便,远在大坪乡的大坪学校教学楼、食堂、功能室已投入使用,改善了农村孩子的学习条件,村民们上医院看病可以报销,这些以往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已成了韶山农村的真实写照;在全市的7个乡镇61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2个社区分别建立的法律援助站和联络点,市、乡、村三级法律援助纵向网络,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申请法律援助,今年完成法律援助141件;不仅如此,水利部门经常组织人员上门检测水质,村里的腰鼓队、秧歌队时常能得到乡镇文化站老师们的上门指导,通电话自然村的新增,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示范点的建设,25家农家书屋丰富了村民们的文化生活,……这些管理和服务更是赢得群众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赞叹,实事项目的确是为群众着想、为百姓谋福的好工程。随着一件件实事的落地开花,百姓“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幸福梦想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来源:

作者:左媛媛

编辑:刘峻辰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