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文化传承
2009-12-28 13:30:18 字号:

  相传火神祝融氏,莅临南岳衡山之先,曾来韶山。滴水洞口南侧一山,至今仍名祝融。

  祝融火神驾临韶山的传说,反映了南方的本土文化(刚烈无比而同时具备温柔特质的“火文化”)在这里的最初积淀。

  祝融所处时代,大约在距今五六千年前。事实上,在一万年以前,韶山附近地区已有人类栖居。位于韶山山脉南麓的湘乡县金石、仁厚等地曾经发掘出了这一时期的石斧、石箭,这是远古的人类遗迹。

  1980年,湘乡县博物馆协同湖南省博物馆在与韶山毗连的湘乡龙潭乡岱子坪,发掘了97座墓葬,发掘出人工磨制的石斧、石锛、石铲、石凿、石镞以及陶制的杯、壶、罐、盆、碗、盂、小釜等原始时期的生产生活用具。这些发现证明,远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韶山附近栖息着一个颇具规模的人类群体,并形成村落,成为湖南,乃至中国古代“早期文化”的故土之一。从出土文物看,它们既有明显的古苗人和越族文化特征,又有若干中原汉文化的特征。这可以作为“舜帝巡狩韶山”这个传说的有力诠释。

  夏、商、周三代,韶山处在中国奴隶社会强盛时期灿烂文化的辐射圈上。1957年,韶山以南30公里内的湘乡县城郊牛形山出土了大批商、周文物,有铜鼎、铜尊、铜爵、铜铙、铜觚和成套编钟。其中铜铙重达40余公斤,至今仍可奏出不同的音调。

  战国至西汉,地处楚国南部的韶山,其中心地带也有了人迹,在今永义乡白玉村黑皮冲即发现了这一时代的一处古遗址。

  秦汉间土著苗人西退,韶山至湘乡一线完全纳入了汉族的地盘。近年来在韶山境内发掘东汉墓共达25处之多,晋墓也有两处。毛泽东故居以西不过1公里的新塘山就发现了一处东汉墓。在韶山出土的文物有兵器和五铢钱及瓷器、陶坛、铜壶等生活用具。兵器的发现说明,东汉末年的战乱也波及到了韶山。三国时,吴、蜀以湘江为界,湘之西属蜀,韶山一度成了蜀国之地。

  韶山乡土文化在祝融火文化和舜帝至善至美的韶文化底色上,从东汉、三国开始又注入了尚武精神。到毛泽东时代,这种精神发展到了极致。至今,韶山乡民对古代的关羽、近代的曾国藩、现代的毛泽东,津津乐道,从关公庙、关公桥的修造及关公的传说,“曾文正公家书”的流传,湘军人物的传说足可见之。尚武精神给韶山又留下了许多“武”文化风景点。

  盛唐,也是韶山历史的盛世。一种新的文化传入了韶山,它给韶山文化的根底又增加了一个新内容,这便是佛、道合一的文化。一批僧人,从长沙府的开福寺、麓山寺等处而来,在韶山冲东北口筑寺,取“清风如故,溪水钟灵”之意,名清溪寺。

  僧人,虽然没有驱走韶山的寂寞,但带来了新的文化气息。而对韶山大自然开始进行开发的是普通的老百姓。近几年的考古发掘,证明韶山在唐代已有相当数量的居民:杨林乡磨石村磨石、善扶村蒋家湾、樟木、大坪乡黄田村花铺、新联村斋公等处唐墓内出土了开元通宝、青瓷罐、青瓷小坛、粉盒、铜镜和陶俑,这些文物属日常生活用品,包括女性化妆品。唐宋之交,手工业在韶山兴起,在今如意镇综合场村曹家坝发现的一处唐宋窑址,面积约5000平方米,文化层厚0.1~0.3米,采集有绿釉、豆青釉、黄褐色釉瓷片,器形碟、壶等。

  宋、元、明的韶山,是一处世外桃源。1989年,在杨林乡白翎村出土了一批宋代文物:一个外径10厘米,厚0.2厘米的青铜镜,一把铁剪,最有价值的是一只锥形双龙陶瓷瓶,高45厘米,最大直径27厘米,口径15厘米,颈口径6厘米,底径8厘米,厚0.6厘米,重4.85公斤,呈深褐色,饰7道荷叶波浪式花纹,瓶肩有双龙。同时出土数枚熙宁通宝和元丰通宝,证明上述文物属于北宋神宗(1068~1085)时代,距今约900余年。另据民间所传,宋代,在狮子山下,韶河之滨,曾有一处集市,名五羊潭,1972年在这里出土了大批北宋古钱。这说明,宋代韶山商品经济已初具规模。

  元代的韶山,人文与经济获得了更大发展,尤其是烧陶制瓷的手工业比前代有了长足进步。韶山乡朝阳村瓦碎塘,杨林乡善扶村百居场、窑山圫与磨石村磨石的元代窑内都出土了大量绿釉、豆青釉、黄褐色釉的碟、壶、碗的瓷片等。

  1988年8月,在今毛泽东故居附近的张家山上出土元明时代铜镜一面和一颗“斩鬼士印”铜符。

  明初,大批江西籍人士迁居韶山,韶山人口激增。当今韶山境内绝大多数的姓氏,都是这个时期迁入韶山的。众多族姓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毛姓。

来源:

编辑:刘峻辰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