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17日讯(记者李光华 徐荣 通讯员 陈冠军 何浪 彭娟 王慧晶)近日,自来水哗哗流进了韶山市韶山村关公组30多户村民家。至此,韶山村500余户1380多人全部用上了洁净的自来水。解决困扰村民多年的饮水难题,是韶山村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着力破解的民生问题之一。
为使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韶山村创新学习形式,将学习资料与有关科学发展的调查问卷发放到各家各户,广泛问计于民。根据科学发展观要求和村里的实际,村民向村支两委提出了3个问题:集体经济如何做大做强?村民如何更富?民生问题如何解决?
倾听民声、尊重民意、解决民难,韶山村把着力破解村民提出的3大难题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来抓。为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村里将5家集体企业进行整合,组建了注册总资本达5000万元的韶山村投资有限公司。随后,由该公司通过收购股份等办法,取得韶山毛泽东纪念园有限公司的控股权,再由纪念园与韶峰景区合作,实现“一票制”经营。今年以来,已实现门票收入近140万元。加上其他实体的收入,全村今年集体经济总收入将突破300万元。为让群众更加富裕,村里在发展集体企业广泛吸收劳动力的同时,采用党员干部示范、结对帮扶、创业奖励等形式,引导村民发展旅游产业。目前,全村仅以“毛氏”命名的旅游接待餐馆就有100家,依托红色旅游进行个体经营的村民有310多户,从业人员680多人,全村旅游及相关产业年收入达到3亿多元,村民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将超过1万元。
同时,韶山村着力解决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组织村民筹资筹劳,修建池塘和灌渠,实现了全村稻田旱涝保收;投资300万元,建起了遍布全村的自来水网,彻底解决了村民饮水难;投入400多万元,硬化了全村入户道路。为解除村民后顾之忧,村里向60岁以上村民每人每年发放300元到500元的养老金,并为全体村民购买了医保,为16岁以上村民每年缴纳100元养老保险费;对考上大学的学生还给予成才奖励。
[稿源:湖南日报]
[作者:记者 李光华徐荣]
[编辑:张广蓉]
来源:新华网
作者:陈冠军何…
编辑:刘峻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