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门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情办,让我们免了很多后顾之忧啊!”今年成功纳入省“优势企业培育工程”项目的韶山恒欣实业公司董事长肖公平说。为了让公司顺利跨入省“优势企业培育工程”行列,韶山市科技局局长彭红辉带领科技工作人员牺牲休息日,指导帮助公司做好各项迎检工作,就连横幅悬挂等细微之处也一一把关,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让公司上下感动不已。部门与企业携手并进,这是韶山市共建园区协作机制实施以来出现的可喜局面。
作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核心平台,韶山市委市政府把永泉科技园的建设作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全市上下树立“园区就是特区”、“抓园区就是抓财源”、“支持园区就是支持发展”的理念,加大对园区的扶持力度,确保园区优先发展。到2008年,园区共引进企业10家,全年实现税收1500万元,逐步形成了光电产业、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高科产业集群,成为韶山新型工业发展的引领者。今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影响,韶山市创新部门共建园区机制,将争取项目、开行贷款、投资评审、水、电、路建设、环境绿化美化、土地报批、招商引资、企业落户审批等近100项相关工作,作为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分解到33个职能部门,掀起了“举全市之力,支持园区发展”的建设热潮。
建设、规划等部门将工程报建等有关权限直接授予园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工商、税务等部门开设“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服务;公安、司法等部门主动上门服务,设立警务站,组建巡逻队,为园区和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维护企业周边环境;园区企业新建厂房发展生产缺少资金,信用联社、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第一时间为其发放贷款;林业局拿出60多万元,为园区绿化3800平方米;经济局在完成中小企业示范基地一期建设的基础上,7月份即将启动二期建设,为更多的入园企业提供生产平台。为了促进韶山传统产业升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在科技等部门的大力争取下,今年5月,华中科大与韶山市正式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利用其特色优势学科,在光电、矿山装备、电机等产业领域与韶山进行合作,而“防爆变频器”项目合作协议的签订,使永泉科技园内企业恒欣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第一个受益者。与此同时,韶山市各部门利用自身优势,积极为园区争取项目和资金,到目前为止,部门已为园区争取资金1000多万元,配合园区贷款6000万元。
众人拾柴火焰高。部门共建协作机制推动了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韶山永泉科技园管委会主任李长新介绍,仅今年上半年,园区共引进企业8家,合同引资5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4.2亿元,实现税收1600万元,超出2008年全年税收总和。预计今年工业总产值可达到10个亿,实现税收5000万以上,成为韶山财源增长新的亮点。
[稿源:红网]
[作者:韩双亮 李敬武]
[编辑:冯军
来源:红网
作者:韩双亮李…
编辑:刘峻辰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