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湘菜大师徐大斌同志专题(一)
2009-12-26 00:00:00 字号:


湘菜大师徐大斌同志专题

                                                                                                     ——小灶台上炒出大品牌

 

 

       湖南省韶山管理局韶山宾馆总厨师长的徐大斌,个头不高,本领不低。30多年来,他勤学苦练,创新韶山毛家菜技艺;着眼长远,传承韶山毛家菜文化。他有一系列头衔,如中国烹饪大师、中国湘菜大师、中国餐饮文化大师、高级烹调技师、餐饮业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餐饮业国家高级评委、中国烹饪协会理事等等,但他最引以为荣的,是出生在毛主席的家乡,在毛主席的家乡为毛主席的客人烧饭做菜。

一、业精于勤,小灶台上炒出大品牌,造就了湘潭首席湘菜大师。
       30年练得一手好手艺。1977年,徐大斌招工进了韶山宾馆餐饮部当炊事员。一开始,他并没有直接上灶台掌勺,而是打杂。有心的徐大斌,只要一有空闲,就站在大师傅身边,看他们如何切菜、做菜,“剽学”做菜的技艺,闲暇时就跟师傅们聊起红案白案的技艺来。不到两年的时间,徐大斌就由勤杂工走上灶台掌勺了,很快成为一名受宾客喜爱的厨师。功夫不负有心人。长期对技术的坚守,使他成为了一名精通湘菜技艺、旁通川粤菜的湘菜大师。
       挖掘、创新韶山毛家菜。勤学好问是徐大斌的一大特点。人们都知道徐大斌的“毛家红烧肉”做得好,可这背后他付出的心血却鲜为人知。
“红烧肉”是韶山一道具有悠久历史的菜肴。但韶山农家做的“红烧肉”色重油浓,选料随意,块大肉肥,常使人望而生畏。徐大斌为了传承和创新这道传统名菜的做法,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两年时间里,他每天都要在家里做顿红烧肉吃,主要是研究它的选肉、刀工、火候、配料等技术。妻子连续两年多为他品尝“红烧肉”,后来只要看到猪肉就反胃。为借鉴同行经验,他潜心研究了《中国烹饪》、《经典湘菜》、《湘菜研究》等大量专业书籍,一大摞笔记本上,他密密麻麻做满了记录,写满了心得。最终,徐大斌摸索总结出了“红烧肉”的新做法,让这道菜具备了肥而不腻、色泽红亮、味醇肉香、形态美观等特点。他为这道菜取了个新名字——毛家红烧肉,以寄托人们对毛泽东主席的一片深情。1997年11月,在长沙举办的湖南省第三届烹饪大赛中, “毛家红烧肉”荣获金奖。以此为契机,徐大斌会同韶山宾馆一班人对韶山传统菜肴进行了精心挖掘和整理,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

二、传道授业,带出了湘菜出湘的大团队,造就了首席总厨师长。
       传道授业,推动湘菜出湘。徐大斌特别注重人才的培养,他对厨师们既严格要求,又耐心传艺。数十年来,徐大斌带出了一批批的徒弟,这些徒弟有两人已成为韶山宾馆厨师长,有两人通过考试被国家外交部、商务部借调到国外大使馆当厨师主理,有五人在全省烹饪比赛中分别荣获金、银、铜奖,有四人在全国烹饪比赛中荣获金奖和铜奖。 
       着眼长远,传播毛家菜文化。徐大斌走到哪里就把韶山毛家菜文化传播到哪里。他先后在河北唐山饭店、深圳芙蓉宾馆、天津烤鸭店、山西太原江南大酒店、内蒙古国航大厦、湖北乐湘美食城等地作韶山毛家菜技术交流,制作的韶山毛家菜颇受欢迎。1989年7月,徐大斌被外交部选派到中国驻前苏联大使馆当主厨。他从莫斯科人的当家菜“土豆烧牛肉”的软烂酥香烹艺中找灵感,琢磨毛家菜的提升与创新,并将新作品搬上大使馆的国宴上。一次,叶利钦总统来使馆吃了他做的“红烧猪肉”、 “红烧猪脚”赞不绝口。
       徐大斌的事迹,受到了众多媒体的关注。湖南卫视、《中国旅游报》、《湖南日报》、《东方美食》、《山西太原报》、《江南报》、《澳门日报》、《香港日报》、台湾东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均有关于徐大斌及其厨艺的报道。2004年12月,中央电视台就毛家红烧肉金牌菜烹饪过程进行了现场录制,并在新闻频道播出。通过媒体的传播,韶山毛家菜广为人知。此外,徐大斌也还亲自撰文介绍和宣传韶山毛家菜。2006年10月27日,他在《湖南日报》发表了《毛主席的饮食习惯》一文。2007年,他撰写的近10万字的《韶山毛家菜》一书,由湖南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由他表演的作为烹饪技能实用教程——《精品毛家菜》VCD,已由中国轻工生活音像出版社公开发行。

三、奉献为荣,小灶台上烧出了接待大餐,造就了首席接待大厨。
       爱馆如家,全心打造独具韶山特色的毛家菜接待大餐。徐大斌从创新研制“毛家红烧肉”上突破,经过各新闻媒体的报道,名气很快传遍中外,各大宾馆和酒店争相出巨资请他去当主厨大师,他都一一谢绝了:“韶山是毛主席的故乡,我是在韶山土生土长的,韶山宾馆就是我的家,我离不开生我养我的这个地方……”有人说他“蠢”,不知道到外面去弄大钱,他憨然一笑说:“我一不图名,二不图利,图的是进一步打造韶山土菜品牌,图的是为毛主席家乡争光添彩,图的是为韶山宾馆培养一批烹饪接班人!”
       在创新毛家红烧肉以后,他又和同事们一道,潜心打造韶山土菜品牌——大众筵席菜。1999年, “大众筵席菜”荣获了第四届全国烹饪技术比赛团体金奖。而今, “大众筵席菜”已成为拥有肉类、水产类、禽蛋类、植物素菜类四大品类,500多个品种大品牌。经过几年的反复实践,徐大斌总结出了做“大众筵席菜”的意旨,那就是“土菜精做,粗菜细做,荤素搭配,多菜合一,以土、特、素为主,坚持地方特色。”
      “三情”待客,“三心”做事,深得多国政要好评。徐大斌同志工作上有“三心”——事业心、责任心、工作细心;对客人有“三情”——热情、亲情、好心情。在宾馆工作期间,他曾经为江泽民、胡锦涛等59位中央首长及塞拉利昂共和国总统艾哈迈德•泰詹•卡巴、塞浦路斯议长赫里斯托菲亚斯等47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王室成员、议会及政党领袖掌勺,烹制的菜肴备受称赞。每次接受任务前,他都认真研究宾客的籍贯、工作经历、年龄、生活习惯,分析客人心理,总结兄弟单位的接待经验,再结合韶山本地菜肴的特点和营养、保健等要素,精心制定菜单。没有人知道,他为了想菜单,有多少个夜晚辗转反侧、彻夜不眠。2006年春节期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同志来湖南视察工作。曾主席返京前,省委专门指派徐大斌同志到长沙烹制了一桌菜,这桌菜后来被曾主席称为是“把几天来最好吃的菜集中了”。在接待原国务委员唐家璇时,徐大斌精心安排一道了糖醋排骨,并巧妙地在口味上进行了调整。用餐后,唐家璇非常高兴地接见了徐大斌,赞扬道:“把糖醋排骨做出了淮扬菜的味道,了不起!”
       徐大斌为弘扬韶山毛家菜付出了很多很多,组织上也给了他很多很高的荣誉。他,1990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青年厨师;2001年被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烹饪名师”荣誉称号;2002年被湖南省韶山管理局荣记二等功;2003年被评为湖南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被中国食文化研究会授予“中国餐饮文化大师”称号;2006年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烹饪大师”称号;2007年被湖南省烹饪协会授予“湘菜大师”称号。正是有了一批像徐大斌这样优秀员工,韶山宾馆在湖南乃至全国树立了良好的服务形象,于1999年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华餐饮名店”称号,2006年被湖南美食节组委会、《湖南日报》社、中国烹饪协会授予“2006湖南十佳酒店”称号,2007年荣获“全国优秀餐饮企业”称号。

来源:

作者:本站

编辑:刘峻辰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