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红网]小山冲30年变身“生态城” 韶山农民收入全省最高
2009-12-26 00:00:00 字号:

从城区面积不足半平方公里的山村小镇,到宜居宜游的生态新城;从守着金饭碗受穷,到年创旅游收入5.62亿元;从80元到6696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0年增长52.9倍,居全省第一……

30年光阴流转。在毛主席诞辰115周年纪念日前夕,记者踏访主席家乡韶山,处处都能感受到改革开放30年来这方红色土地上的沧桑巨变,今日韶山正以全新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旅游立市走向繁荣

因为诞生了一代伟人毛泽东,韶山这方神奇的土地,承载了太多的敬仰和思念。然而,改革开放之初,由于思想封闭保守,韶山人仍守着金饭碗受穷。那时的韶山人,还没有发展旅游经济的念头!韶山市旅游局负责人说。

1990年,韶山撤区建市,韶山逐步确定了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一步步走向繁荣。近年来,随着韶山红色旅游持续升温,来韶游客每年以20%递增,2007年达到329万人次,创旅游收入5.62亿元,旅游产值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35%

小山冲变身生态新城

今年67岁的毛朝勋是土生土长的韶山人,在他的记忆中,改革开放前的韶山还是一个偏僻的小城镇,虽说是个镇,实际上是个小山冲,4条狭长的街道全长才5310米,串起不足半平方公里的城区。

如今,韶山城区基本形成了一环四纵四横的路网格局。至2007年末,全市城区面积扩至2.8平方公里,是1978年的8倍。城在景中、园在城中、绿在窗前,一个宜居宜游的生态靓市正在快速崛起。而随着韶山高速公路和长灰花韶高等级公路的建设,韶山已融入长株潭一小时经济圈。

农民收入30年增53

改革开放30年,韶山人的幸福指数大大提高。200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532元,比1978年的456元增长29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696元,居全省第一,比1978年的80元增长了52.9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高于全省和湘潭市平均水平。记者 刘晓波 杨艳通讯员 章新春 唐甜

 

[稿源:红网综合]

[作者:刘晓波 杨艳 通讯员 章新春 唐甜]

[编辑:贺冠铭]

来源:红网

作者:红网

编辑:刘峻辰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